王俊煜
2010年开始,先后创办了豌豆荚和轻芒。现在,是阅读产品“阅览室”的创始人和产品设计师。
去年年底我搬了一次家。
新房子比原来的大,但仍然被各种有用没用的东西塞得满满当当。本着先管好自己的精神,我干脆把我的书全搬到了阅览室的线下空间,总共大概10箱。再加上之前我已经把自己收藏的报刊杂志都放到了阅览室,这么一来我的家当就都在阅览室了。
坦白说,大部分书我也没有读过,虽然塑封还是拆了。从事出版行业的朋友告诉我,卖书卖的就是预期。豆瓣上有66万人加入了“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小组(简称山倒组),这个算是豆瓣的头部小组了,我也是其中一员。但即使大家都心知肚明大部分买回家的书最终都会被束之高阁,在购买的那一刻,我们总心怀美好的愿望。就像办健身卡一样,买书行为本身作为一次“我要读这本书”的自我暗示,用流行的话说,它所带来的情绪价值在下单那一刻就已经完成了。
阅读长文章要比读书容易一些,但在短视频垄断人们注意力的今天,要沉下心来花5分钟读一篇不长的文章,对大部分人来说也是一件需要刻意练习的事情。实际上,不少人成为阅览室的读者,也是抱着这样的愿望。从今年上半年开始,阅览室恢复了每天推荐5篇长文章的传统,同时也每天通过微信将这5篇文章的链接发给读者,提醒读者朋友阅
读。
每天认真读完这些文章需要一两小时,是个不小的挑战。
市面上有一类产品叫“稍后阅读”,其使用方法大致是,如果你在上网冲浪时看到一篇“想读”的长文章但又暂时不想读,可以先保存到其中,等你有时间了集中阅读。这类产品一般会提供一些有利于专注阅读长文章的设计,例如沉浸式的“阅读视图”。阅览室也有类似功能。根据读者反馈,他们愿意将文章从即时通讯软件转移到阅览室或是其前身轻芒杂志里阅读,一部分原因正是这里可以提供一个远离喧嚣、专注于阅读的空间。
如果你没有听说过这样的工具,那也很正常。
此类产品集中出现在2007年前后,16年间始终是一个很小众的品类。前几年,海内外分别有几个团队重新开始做这一类产品,我也都付费支持了。其中有一个叫UpNext,运营3年后在今年年初宣布关闭。他们在告别信中不无伤感地说:经过过去几年艰难的亲身经历,我们终于明白,为什么在16年后,“稍后阅读”类应用仍然是一个小众产品。
只有对阅读足够在意,同时又热衷于琢磨工具的人才会考虑使用这类产品。
最明显的矛盾是,此类产品并不能真的帮读者“稍后阅读”,“稍后阅读”往往变成“再也不读”。我的中文待读文章多数保存在阅览室和轻芒,英文待读文章多数保存在Pocket,刚才看了一下,总共有10594篇。考虑到这些都是长文章,恐怕是这辈子也读不完了。
许多人最终成了囤积狂。
买书,要付出金钱,要考虑家里的书架放不放得下。即使是这样,人们也会买超出自己阅读能力的书。收藏文章完全没有这些限制,“过载”变得更容易了。
AI是不是可以解决“再也不读”的问题?一方面,我们在之前的专栏中也讨论过,大语言模型的总结能力肯定可以提升一部分阅读效率。例如,对于资讯型的内容,AI的确可以直接告诉我要点;对于知识型的内容,AI可以通过更互动的形式帮助我理解。还有许多功利性目的的阅读,AI都可以帮上忙。
至于读者会放到阅览室中的这些深度长文章,还有我保存的大部分文章,阅读它们本身就是目的,而不是手段。阅读的过程和感受是有意义的,AI不能帮你阅读,正如AI不能帮你吃饭一样,但也许它可以帮你筛选哪些该读,哪些可以不读。
但信息过载本质上是人的欲望的问题。就像如果我们不懂得断舍离,再大的房子也会被杂物塞满,当我们能读更多,我们就会想读更多的更多。事实上,现代人的阅读量已经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要多了,但我们总想读更多。从这个维度,没有任何工具能彻底解决这个问题。
但我们容易误以为工具可以解决这些问题。为什么许多人,就像我,总要不断尝试新的笔记工具?因为每个人都想过目不忘。为什么许多人总要不断尝试新的待办事项工具?因为每个人都想做更多的事情。笔记工具无法真的让你的大脑变大,只有你深度处理过的信息才能真的被记住;待办事项工具也不会自动帮你完成工作,工作总是要自己动手完成的。工具所能做的总是有限的。
遗憾的是能意识到这一点的人不够多。
大多数时候我们会归咎于自己不够努力:咬咬牙,都读完就好了。我也是这样。
但最近的某一个时刻我突然意识到:我的人生、我的时间真的是有限的。我买的书,我这辈子可能真的读不完;我收藏的文章也是不可能读完的。我在豆瓣上标记“想看”的电影、我的邮件收件箱都需要取舍。
当然,作为严谨的理科生,写到这里的时候我去写了个程序统计了一下我的待读文章总共有多少字、要花多少时间。只需要700多个小时!这辈子想读完看来还是没问题的。
但跟那句著名的口号一样,时间就是金钱。当你有了取舍的意识,看待它们的方式就不一样了。
我对“断舍离”核心理念的理解是,只保留那些你最喜欢的东西。如果将同样的思维放到自己的数字资产上,也应该是类似的思路。不喜欢、不会用到的东西留在家里,那就是垃圾。那些总觉得自己某一天可能想读的东西、某一天可能想用的App、某一天可能想看的订阅……如果不是自己真正最想看的,那就是电子垃圾。家里不应该存在垃圾,我们随身携带的电子设备上也不应该存放电子垃圾。
前阵子有人跟我说了一个清理家里的衣服的方法:如果不确定一件衣服是不是还想要,把它藏起来。如果一年四季过去后你都没有要穿它的意思,那可以断言,你永远也不会穿它了,可以放心处理掉。我最近用类似的方法清理了我订阅的newsletter。许多newsletter我从来没有打开过,但总觉得可能对自己有用,也没有退订。我设置了一个自动规则,让这些newsletter出现在邮箱最明显的不可能错过的地方。当一个月后,我发现我还是一次都没有打开这些newsletter,那我可以断言我永远也不会打开它们了,可以退订。
这个过程其实也是更多认识自己、学习尊重自己的需求的过程。理智要求自己做某件事情,实际上并不会去做,必定事出有因。我强迫自己读了一些订阅的newsletter后,也很快意识到了我为何并不喜欢阅读它们。我想要的并不是这些,既然如此,为什么要强迫自己去摄入并不需要的东西呢?
毕竟我的人生和时间都是有限的。
这也开始让我换个角度来看自己现在的工作。过去我要么是替别人工作,要么是带团队工作,很少像现在这样,自己为自己工作。人的欲望是无限的,而实现欲望又要靠自己,完成了一件事情,就总想做更多。
眼下的项目在收尾阶段,就是什么都需要自己做。昨天我在注册社交媒体账户和开发新功能,今天我在撰写隐私政策。“快、好、省”是一个“不可能三角”,幼儿园老师说,这个学期要培养孩子的时间管理能力,包括不要一味追求质量,速度也很重要,不能花一个上午只写好一个字。我听了以后觉得很惭愧,幼儿园小朋友也应该懂的道理,当大部分事情都是自阅览室通讯己做的时候,反而会觉得“只要再努力一点就可以都实现”,很容易“既要又要还要”,忘了自己的时间、精力都是有限的资源,必须作出取舍,更明智地使用
它。
第一个AI项目我没有找更多人来帮忙,主要的考虑还是沟通成本,因为是第一次做AI应用,各方面都需要学习和探索,人多不一定快。但不管这个项目的市场反响好还是坏,我想我都已经知道了如何从头做一个AI应用。接下来,为了能更快地同时探索更多想法,我应该加大投入,重新组建研发团队,这样子我就可以不把精力完全放在执行细节上,多发射几颗子弹。
这只是工作。工作之外,我还要陪孩子。我倒不把这看成一种劳务负担,而是我希望享受的一个过程。因此,每天五点多六点左右忍痛下班回家,也是这两种欲望之间的竞争。8月时孩子去外地待了一段时间,我也大概享受了两周的单身生活,可以每天工作到半夜才回家,就像年轻的时候一样。不得不说,有过了这样的尝试,我才能提醒自己现在妥协的是什么,作了什么选择,失去了什么又得到了什么。
10箱书,阅览室也是放不下的。我们按阅览室的主题挑选了三四个,又在这些主题中挑选了我读过的、喜欢的书。至于那些还没有读的书,有些我确定自己不会读的就转赠他人了,剩下的放在了一个明显的纸箱里。和衣服一样,我们打算过几个月再看看。
至于你能拿起这本杂志看到现在,已经很厉害了。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盒子书格 » “稍后阅读”往往变成“再也不读”